6月23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全体师生党员于保利国际影城观看电影纪录片《九零后》。 电影《九零后》记录了杨振宁、许渊冲、潘际銮、杨苡、王希季、马识途等61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在抗战时期动人的青春故事,体现出西南联大学子刚毅坚卓的精神,展现了联大学子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和卓越贡献。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影片把西南联大学子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呈现给当代年轻人,实现了青春热血与理想价值的时代传承。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联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不断磨练专业本领,也要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6月18-20日,“浪潮杯”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云南赛区现场决赛在云南工商学院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信息学院六件师生作品获佳绩,其中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2项,李莉平、徐昊、杨雨、张金鹏、何锋老师指导的11个作品被推荐进入国赛决赛。 据悉,此次大赛共有云南省内30所高校约831件作品参加,经过选拔推荐,共有100件作品进入决赛。
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共青团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作用,信息学院于6月11日13时,在卓远楼403会议室组织召开学生会团支部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团员大会。 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奏唱国歌,主持人宣读《关于召开信息学院学生会团支部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团员大会的批复》《关于信息学院学生会团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人选的批复》及《团员大会选举办法》,随后大会表决通过大会监票人、计票人名单。最后,经过现场投票,监票人向大会报告选举得票情况,由团委老师张子夜宣布当选的团支部委员会委员名单。最后,全体到会团员齐唱共青团团歌,会议结束。 本次大会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了共青团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功能。学生会今后将会秉承更加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带领广大团员发挥带头作用,积极行动,展现信息学院学子的青春风貌。
6月8日至10日,我校信息学院吴晓松教授应亚太总裁协会邀请参加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全球健康产业合作大会暨中国—中东欧医药健康创新发展峰会。 会议期间,吴晓松赴杭州湾经开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安全环保智能监管平台及美诺华研究院、医药产业园及代表企业(浙江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参观,听取了上述企业负责人的相关情况介绍,考察了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健康、医药产业管理相互融合的相关问题,了解相关行业前沿的学术与教育课题,探寻云南在这些领域的国内、国际合作与实践的机会。 吴晓松深入美诺华药物研究院、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环保应急指挥中心、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学习企业提出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的新理念,了解统筹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目的的高能级的智造平台的技术趋势,与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交流数字化、标准化、智慧化的治理模式。
6月10日中午,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坤在卓远楼副楼401会议室,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及生态环境治理思索”为主题讲党课,物安专业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 李坤副书记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切入点,介绍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具体阐述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李老师还结合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向我们讲述了社会现代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治理的“本土化”、生态环境治理的“地方分权”的悖论等。最后,李老师利用很多生动的实例,给我们分析了当下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带给人类的影响等。 这是一堂全新的党课,同时,也引导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我们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保护地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让生态文明成为我们的永恒的话题。
为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6月11日下午,信息学院举行“我为师生办实事”就业经验交流分享活动。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马冯、学生科科长张迪、2017级毕业生代表、2018级就业工作联络员及各班班长参加活动。 晏乙涵、郑秀美和林瑞琪三位考研成功的毕业生分别从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心态调整及信息获取等方面分享了个人的考研、推免经验,鼓励大家在提高学业绩点、努力备考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和各类竞赛。信息专业学生党支部党员黄诚解读了公**相关政策及报考岗位选择等问题,建议大家要尽早准备,多做练习,主动养成了解新闻和时事政治的好习惯。 在实习实践经验分享环节,毕业生陈超前结合自身求职经历,提醒同学们要重视实习经历,明确就业目标。一方面要多留意大城市和高知名度企业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加校招,广泛投递简历,为自己创造机会,减轻就业压力。秦治翔分享了个人在自媒体择业方面的经验。
为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畅通学院师生交流渠道,更好倾听、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6月7日下午,信息学院在403会议室举行“我与师生面对面”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师生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何媛媛,院长余益民,副院长杨棣、赵成贵以及学院各科室负责人和学院各系教师代表、各年级本科、研究生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坤主持。 会上,学生代表在前期各班级收集问题、整理汇总的基础上,就专业学习和就业方向等方面提出问题,就学校自习室开放、学院教学实践活动、研究生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领导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 余益民对同学们提出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为同学们分析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优势和就业形势,并强调了信息学院学生掌握好编程这一基本技能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提升专业技能和求职能力。何媛媛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建设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她表示,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学院会认真对待,并积极协调有效解决,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升学院管理
为了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捷,更好的服务师生,4月21日至23日、5月29日至30日,信息学院分别开展了两期免费熨烫衣物活动。 活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在英华、丹华以及葆华宿舍楼下设点接收同学们需熨烫的衣物。本活动共有22名同学报名作为志愿者,为师生们免费熨烫衣物。 不少前来熨烫的同学表示,自己平常的衣物在学校很难进行熨烫,这样的活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为进一步了解学院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围绕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工作要求,6月4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书记何媛媛、党委副书记李坤、副院长杨棣,系主任及毕业班班主任重点走访学院毕业生宿舍。 在走访卓计17-1班学生宿舍时,何媛媛详细了解了班级未就业学生目前的就业意向,并鼓励大家要明确定位、多手准备,积极确定就业方向,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实习、面试,丰富个人履历。针对学生的不同岗位需求,学院会针对性进行点对点帮扶,推荐不同类型的就业信息。对于新兴自媒体创业这一新的就业形式,何媛媛表示学院将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把握机会,灵活就业。 李坤在走访过程中表示,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向学院老师寻求就业指导,主动沟通就业需求,多投简历、多做尝试,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自身就业问题。 杨棣提醒同学们要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在反复尝试中,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为增强团支部活力,信息学院团委于5月28日在卓远楼403会议室开展“五月主题团日活动分享会”。信息学院团委学生骨干及2019级、2020级各班团支书参与会议。本月主题团日活动分享会主题为“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 各团支部结合本班特色开展“时光荏苒,爱国依旧”观影会、“青春接力,活力无限”校园风采抓拍大赛、“敬爱的先辈,我想对您说”——给五四运动中的先辈写一份信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以写信、口述、讲故事、观影等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五四运动中的先辈最崇高的敬意。学生骨干皮杰宾、宋奕铭对各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进行点评与总结。各班活动以不同的方式传承五四精神,形式新颖有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最后,经过打分选出最具有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信安20-1团支部、计机19-1团支部、信息19-1团支部获得本月的"信息学院特色主题团日活动"称号。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分享会以“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为主题,学习弘扬五四运动中先辈的伟大精神,呼吁当代大学生以青春筑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